(网经社讯)2025年9月15日,钉钉首款AI硬件产品DingTalk A1旗舰版正式于天猫官方旗舰店开售。这款仅厚3.8毫米、形如信用卡的轻薄AI录音卡片,致力于成为职场人的“效率外挂”,通过深度整合钉钉的AI听记功能与工作流,为用户提供语音记录、转写、翻译、总结与分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据网经社云计算台(CC.100EC.CN)了解,DingTalk A1广泛适用于销售、人事、客服、律师、医生及教师等多类职业人群。它能将语音沟通高效转化为结构化知识,便于在钉钉上协作分享,使工作数据沉淀为个人与企业的高价值资产。其多功能集成设计让用户仅凭此一设备,便同时拥有录音笔、会议机、翻译机和AI助理的四重体验。通过磁吸附着手机,它可清晰记录通话及面对面交流的语音,并凭借AI大模型能力进行实时转写、内容总结和多语种互译,尤其适合跨国会议与学习场景,宛如配备了一位“同声传译师”。
产品内置超过30种AI场景化分析模板,覆盖会议、采访、心理咨询、法律咨询、客户拜访及面试等多种工作场合,能对语音沟通进行智能总结与重点提炼。此外,DingTalk A1还为不同职场角色打造了10种以上的专属AI小助理。例如,销售或HR人员可用其记录客户或面试沟通,AI助理会自动梳理内容、生成纪要与分析,省去手动整理的繁琐,并能联动钉钉快速创建日程、待办事项甚至AI表格,显著提升工作效率。
DingTalk A1的发布,也为2025年持续火热的消费级AI硬件市场再添一把火。AI硬件正被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关键入口及获取数据、触达用户的新渠道,其发展关乎依赖流量和数据的互联网大厂的未来安全。当前,中国消费级AI硬件市场仍处于从“尝鲜”向“普及”的过渡期,竞争焦点已从早期的“硬件性能比拼”转向“生态体系竞争”。价格下探(通过技术方案优化和供应链成熟)和跨设备互联互通(与手机、PC、汽车协同)成为重要推动力。
各大互联网巨头基于自身优势,展开了差异化布局。阿里采取深耕垂直场景的策略:DingTalk A1扎根办公,深度融入钉钉工作流;夸克AI眼镜则融合阿里生态(高德导航、支付宝支付、淘宝拍立淘),试图融入更庞大的生活服务生态。字节跳动的布局则显得积极且多元,通过收购(如Oladance)和自研,在耳机、XR眼镜等领域均有涉足,试图构建软硬一体的AI体验,但其硬件战略(如手机)也存在不确定性。腾讯并未直接下场制造消费级AI硬件,而是选择通过提供底层模型和能力来赋能其他硬件厂商,以此构建生态。
对于各大厂而言,AI硬件的竞争关键在于:能否与自家的应用、服务、账号体系无缝融合,提供“1+1>2”的体验;能否通过技术优化和供应链管理,推出性价比更高、更普及的硬件产品;以及能否吸引开发者为硬件创造丰富的应用场景,避免“硬件空壳”。综合来看,未来的竞争将是生态对生态的竞争,而非单一硬件产品的较量。
DingTalk A1的推出,不仅是钉钉在智能硬件领域的重要落子,也体现了阿里在生态战中打出的关键一张“牌”,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,进一步巩固其在数字化办公领域的生态优势。